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回收 > 正文

新能源电池国家回收政策

简述信息一览:

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健全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应对梯次利用企业的梯次产品生产、溯源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障梯次利用的规范、高效开展。

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首个全面规范动力电池安全的国家级标准,从源头上解决动力电池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新能源电池国家回收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字化,完善食品追溯体系,开展校园食堂、网络订餐***,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强化社会监督。构建产品质量分级管理体系:针对家用电器、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产品,制定质量分级标准并加贴分级标识。

动力锂电池政策:国家出台了涵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文件,构建起动力锂电池行业的政策体系,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拟立项强制性国标:3月1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征求《锂离子电池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意见的通知。

从名单来看,除了整车制造企业,还有联合申报单位,包括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9月30日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10月30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有望迎来进一步规范。

新能源电池国家回收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回收新能源汽车电池要什么证件

从事危险废物利用活动的单位则需向国家或地方环保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 因此,只有涉及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处置业务,才需要向环保部门申领经营许可证。

另外,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涉及废旧电池回收的企业。 在某些地区,可能还需要向环保部门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 针对收购铜等金属的回收企业,还需办理《电力器材收购许可证》。 对于从事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的企业,则需申请《报废机动车企业资质认定书》。

从事电池回收业务,首先需要申请《再生资源经营许可证》。 其次,根据当地规定,可能还需要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 此外,由于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因此必须获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在某些地区,还需向环保部门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1、《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背景与意义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后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2018年8月,工信部等部委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2、《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解读如下:目的与意义:该办法旨在规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生产者责任,提高退役电池的回收利用率,保障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3、《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旨在规范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生产者责任。该办法要求汽车企业为主导,建立回收服务网点,通过售后服务和合作模式提高回收率,并强调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计、生产到报废的各个环节。

4、《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尚未正式出台,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8年1月26日由多部委联合印发。该办法制定的目的:加强回收利用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监管,确保回收过程规范有序。

5、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回收对电池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于2018年1月26日由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联合印发,包含三十一条条款,并于2018年8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旨在加强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回收新能源电池需要什么资质

最关键的是,《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此证需向环保部门提交审批手续,确保企业在处理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七条,经营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活动的单位需向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 从事危险废物利用活动的单位则需向国家或地方环保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 因此,只有涉及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处置业务,才需要向环保部门申领经营许可证。

新能源电池回收公司需要的主要资质是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根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新能源废旧电池属于危险废物范畴,因此回收公司必须依法取得相应资质方可进行经营活动。

因此,从事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处置才需要向环保部门申领经营许可证。具体查看《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征求意见稿)》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针对当前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资质要求: 报废车回收拆解资质:这一资质是回收拆解任何报废车辆的基础资质。拥有这一资质的企业才具备合法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和处理的权利。获取这一资质通常需要企业满足一定的场地、设备、技术人员等条件,并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

我国对于动力电池回收有规定吗?

我国确实对动力电池回收有明确规定。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汽车生产企业应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自该法规实施以来,已有27家企业被纳入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即所谓的“白名单”。

我国对于动力电池回收有规定。为保障电池回收,工信部2018年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应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2018年至今,共27家企业进入工信部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俗称“白名单”。

而固废则通常通过粉碎、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对资质要求也不高。因此,将废旧锂电池纳入固废管理,有助于降低其处理成本,提高回收利用率。政策意义 推动规范化管理:《目录》和《指南》的发布实施,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制度规定的具体举措。

国家出台新能源车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明确监管职责:该管理办法将明确国家和地方等有关部门的监管具体职责,确保各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从而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监管力度。

国家出台新能源车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规范行业行为,确保环保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明确汽车制造商责任:汽车制造商需负责电池的回收,并确保维修服务网络的建立,公开相关技术信息,以解决消费者维修难题。

月1日起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将实施溯源管理 工信部节能司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指出自2018年8月1日起,我国将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实施溯源管理。

关于新能源电池国家回收政策,以及新能源电池回收标准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