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免疫荧光二抗回收重复利用,以及免疫荧光一抗回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正能生物提供的内参抗体种类丰富,涵盖了细胞总蛋白内参(如GAPDH、β-actin和β-tubulin)、细胞核内参(如PCNA)、核膜内参(如Lamin B1)、线粒体内参(如Cox IV)、细胞膜内参(如Na/K-ATPase)以及针对植物的plant actin等,满足了不同实验需求。
广泛应用:正能生物的内参二抗适用于多种实验场景,包括蛋白纯化、功能研究以及Western Blot等,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正能生物为您提供一系列内参抗体,涵盖了常见的如GAPDH、β-actin、β-tubulin(适用于细胞总蛋白),以及专一的PCNA(核内参)、Lamin B1(核膜内参)、Cox IV(线粒体内参)、Na/K-ATPase(细胞膜内参)等,甚至包括针对植物的plant actin,适应多种物种和反应条件。
在选择二抗时,根据一抗的物种来源选择相应的二抗,如鼠源单克隆抗体配山羊或兔抗小鼠二抗。在特殊实验中,如双标实验,选择驴来源的二抗以同时匹配不同物种的抗体。内参选择时,避免千篇一律选择“GAPDH”或“β-Actin”,需根据内参蛋白在样本中的表达量进行选择。
内参配制方法:WB操作简单,既可以定性分析表达产物,同时还可以指示目的蛋白量的相对变化。作为一种有活性的生物大分子,抗体和抗原的反应是比较复杂的,因此用来测定表达产物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WB实验设计中加入良好的参照体系,对实验结果分析是非常有帮助的。
PBS稀释。当然最好用封闭液直接稀释,再加一点TritonX100效果好。培养液成分太多了。而且固定之后细胞都死了,用培养液没什么意义,只要保证其pH等条件适合就好了。抗体说明书上都会有推荐的稀释倍数。上网查一下,有很多protocol。一般一比几百到一万都有,依抗体而定。可以4度过夜,这样染色效果好。二抗一般较便宜,一般1:50到1:200多。
BSA作为一种常用的封闭剂,其浓度范围通常在0.5%到2%之间,1%的浓度较为常见。在孵育一抗之前,应加入BSA进行封闭处理,封闭孵育完成后,在加一抗之前只需移除多余的液体,无需彻底清洗,这样可以避免一抗受到干扰。
洗涤:使用PBS轻柔洗涤抗体三次,每次10分钟,确保洗涤液完全覆盖切片,去除未结合的一抗。二抗孵育: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在室温孵育1小时,使二抗与一抗结合,形成荧光复合物。洗涤:再次使用PBS轻柔洗涤三次,每次10分钟,彻底去除未结合的二抗,减少背景染色。
用1xPBS洗脱一抗三次,每次5分钟。将荧光二抗稀释后,室温下孵育2小时。用1xPBS洗脱荧光二抗三次,每次洗脱时间稍长。用含防淬灭的甘油封片,可按需对细胞核进行DAPI染色。晾干片子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获取荧光图像。注意: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试剂质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先用1×PBS洗三遍,将与一抗同种属的二抗用10% FBS PBS以1:500或1:1000稀释比例进行稀释,加入稀释好的二抗100μL/片,室温孵育1小时。DAPI染核:在二抗孵育结束后,用1×PBS洗三遍,加入DAPI 100μL/片,室温染核10分钟。
1、取出细胞爬片并洗涤 取出细胞爬片:小心地从培养皿中取出细胞爬片,注意避免损伤细胞。放置到新的培养皿中:将细胞爬片放到35mm或60mm的培养皿里。PBS洗涤:用PBS洗涤细胞爬片三遍,每次洗涤时轻轻晃动培养皿,然后倒掉PBS。注意加PBS时不要过于冲动,以免将细胞冲下。
2、细胞爬片免疫荧光实操步骤如下:清洗细胞爬片:将细胞爬片放入35mm或60mm的旧培养皿中。使用PBS溶液进行三次清洗,确保样本纯净,同时避免细胞流失。每次清洗时加入适量的PBS,轻轻晃动后倒出,无需长时间等待。固定细胞:将细胞爬片放入4%的冷多聚甲醛中固定20分钟。
3、在细胞爬片免疫荧光实验中,取出细胞爬片放入35mm或60mm的旧培养皿,使用PBS溶液进行三次清洗,以确保样本的纯净度。特别注意,清洗过程中应避免细胞的流失。清洗方法是加入适量的PBS,轻轻晃动后倒出,无需等待长时间。
关于免疫荧光二抗回收重复利用,以及免疫荧光一抗回收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